目前,黑客攻击现象已日益严重,它已经成为国内网络生活中继垃圾邮件后的又一大公害、极大影响了我国网络运行的正常秩序,有关统计数据显示,目前我国95%的与因特网相联的网络管理中心都遭到国境内外黑客的攻击或侵入。如此下去必将危害到国家信息化普及事业的大局,因为黑客攻击的目标对象和行为性质已从最初的政府机构、知名社会及大公司网站的炫耀式走访入侵的简单举动,发展到了对中小企业的站点进行刻意破坏的极端局面。受害涉及的覆盖面越来越大、程度越来越深,以至于现在很多企业都不敢真正利用互联网进行电子商务建设。然而面对这种局面,我国却缺乏像西方发达国家那样健全的防范对策措施。
虽然我国是世界上较早从法律上规定"黑客有罪"应当予以处罚的国家,但是与西方发达国家相比我国的反黑客 法律却显得缺乏完整性、严密性和足够的震慑力,如存在着相关法律条款界定含糊、保护对象划分不科学,特别是法律内容修订滞后、难以跟上数字时代快速"升级"发展步伐的情况。这也就造成了黑客嚣张气焰不能从根本上得以压制,受害对象又往往不能得到合理的赔偿的现象,例如计算机系统被破坏后肯定会造成相关物质损失,但是怎样给实际上是属于"无形资产"的数据科学公正地评估出其有形的真实价值,我国法律界还缺乏成熟的经验,因此也就常常出现被业界所非议的"判重罚轻"的不合理情况。而且,西方发达国家对黑客的惩罚力度也要比我国严厉的多,像美国法律甚至还能够剥夺黑客惯犯接触键盘鼠标的权利。由此可见,我国建立起完善的计算机安全法律体系已刻不容缓!
与法律保障乏力相对应的是,我国中小企业的网络生存环境也很严峻。主要表现在难以普遍很难获得可靠的信息安全服务支持,因为大多数中小企业出于实力限制、不能做到像大公司那样斥资购买独立服务器、安装价格不菲的防火墙软件等昂贵方式来建立并维护网站,这也就决定了我国百分之九十的网站都是依赖于"虚拟主机"的形式运行的现状。但令人遗憾的是,由于现在我国网站托管行业的经营门槛较低,又没有技术、设施、资本等行业资格认证标准的限制,使得大量中小网络游商甚至个人也能介入虚拟主机业务市场,导致市场极为混乱、行业整体技术服务水平不高、严重影响了中小企业的网络安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