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作者: hebin [hebin]
![]() |
登录 |
敬中华人民共和国开国总理周恩来!! 大有大无周恩来 (特别推荐) 今年是周恩来诞辰一百零六年,他离开我们也已经26年。作为在这个世界上走了一遭的 伟人,他几乎没有留下什么有形的东西,但是他的身影却时时在我们身边,至今,许多 人仍是一提总理双泪流,一谈国事就念总理。陆放翁诗:“何方可化身千亿,一树梅前 一放翁”,是什么办法化作总理身千亿,人人面前有总理呢?难道世界上真的有什么灵 魂的永恒?伟人之魂竟是可以这样地充盈天地,浸润万物吗?就像老僧悟禅,就如朱子 格物,自从1976年1月国丧以来,我就常穷思默想这个费解的难题。20多年了,终于有 一天我悟出了一个理:总理这时时处处的“有”,原来是因为他那许许多多的“无”, 那些最不该,最让人想不到、受不了的“无”啊。 总理的惊人之无有六。 总理的一无是死不留灰 周恩来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提出死后不留骨灰的人。当总理去世的时候,正是中国政治 风云变幻的日子,林彪集团刚被粉碎,江青“四人帮”集团正自鸣得意,中国上空乌云 压城,百姓肚里愁肠千结。1976年新年刚过,一个寒冷的早晨突然广播里传出了哀乐。 人们噙着泪水,对着电视一遍遍地看着那个简陋的遗体告别仪式,突然江青那副可憎的 面容出现了,她居然不脱帽鞠躬,许多电视机旁都发出了怒吼:江青脱掉帽子!过了几 天,报上又公布了八宝山火化,并且根据总理遗嘱不留骨灰。许多人都不相信这个事 实,一定是江青这个臭婆娘又在搞什么阴谋。直到多少年后,我们才清楚,这确实是总 理遗愿。1月15日下午追悼会结束后,邓颖超就把家属召集到一起,说总理在十几年前 就与她约定死后不留骨灰。灰入大地,可以肥田。当晚,邓颖超找来总理生前党小组的 几个成员帮忙,一架农用飞机在北京如磐的夜色中冷清地起飞,飞临天津,这个总理少 年时代生活和最早投身革命的地方,又沿着渤海湾飞临黄河入海口,将那一捧银白的灰 粉化入海空,也许就是这一撒,总理的魂魄就永远充满人间,贯通天地。 但人们还是不能接受这一事实。多少年后还是有人提问,难道总理的骨灰就真的一 点也没有留下吗?中国人和世界上大多数民族都习惯修墓土葬,这对生者来说,以备不 时之念,对死者来说则希望还能长留人间。千百年来越有权的人就越下力气去做这件 事。许多世界上著名的陵寝,中国的十三陵,印度的泰姬陵,埃及的金字塔,还有一些 埋葬神父的大教堂,我都看过。共产党是无神论,又是以解放全人类为己任,当然不会 为自己的身后事去费许多神。所以一解放,毛泽东就带头签名火葬,以节约耕地,但彻 底如周恩来这样连骨灰都不留却还是第一次,你看一座八宝山上,还不就是存灰为记吗 ?历史上有多少名人,死后即使无尸人们也要为他修一个衣冠冢。老舍先生的追悼会 上,骨灰盒里放的是一副眼镜,一支钢笔。纪念死者总得有个念物,有个引子啊。 没有灰,当然也谈不上埋灰之处,也就没有碑和墓,欲哭无泪,欲祭无碑,魂兮何 在,无限哀思寄何处?中外文学史上有许多名篇都是碑文、墓志和在名人墓前的凭吊之 作,有许多还发挥出炽热的情和永恒的理。如韩愈为柳宗元写的墓志痛呼:“士穷乃见 节义”,如杜甫在诸葛亮祠中所叹:“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都成了千 古名言。明代张博著名的《五人墓碑记》“扼腕墓道,发其志士之悲”简直就是一篇正 义对邪恶的宣言。就是空前伟大如马克思这样的人,死后也有一块墓地,恩格斯在他墓 前的演说也选入马恩文选,成了国际共运的重要文献。马克思的形象也因这篇文章更加 辉煌。为伟人修墓立碑已成中国文化的传统,中国百姓的习惯,你看明山秀水间,市井 乡村里,还有那些州县府志的字里行间,有多少知名的,不知名的故人墓、碑、庙、 祠、铭、志。于是人们难免生出一丝丝的猜测,有的说是总理英明,见“四人帮”猖 狂,政局反复,不愿身后有伍子胥鞭尸之事;有的说是总理节俭,不愿为自己的身后事 再破费国家钱财,但我想,他主要的就是要求一个干净。生时鞠躬尽瘁,死后不留麻 烦。他是一个只讲奉献,献完转身就走的人,不求什么纪念的回报和香火的馈饷。也许 隐隐还有另一层意思。以他共产主义者的无私和中国传统文化的忠君,他更不愿在身后 出现什么“僭越”式的悼念,或因此又生出一些政治上的尴尬。果然,地球上第一个为 周恩来修纪念碑的,并不是在中国,而是在日本。第一个纪念馆也并不是建在北京,而 是在他的家乡。日本的纪念碑是一块天然的石头,上面刻着他留学日本时的那首《雨中 岚山》。1994年我去日本时曾专门到樱花丛中去寻找过这块诗碑。我双手抚石,西望长 安,不觉泪水涟涟。一个曾叫世界天翻地覆的英雄,一个为民族留下了一个共和国的总 理,却连一点骨灰也没有留下,这强烈的反差,让人一想,心里就有如坠落千丈似地空 茫。 总理的二无是生而无后 中国人习惯续家谱,重出身,爱攀名人之后也重名人之后。刘备明明是个编席卖履的小 贩,却攀了个皇族之后,被尊为皇叔,诸葛亮和关、张、赵、马、黄等一批文武,就捧 着这块招牌,居然三分天下。一般人有后无后,还是个人和家族的事。名人无后却成了 国人的遗憾。不孝有三,无后为大。纪念故人也有三:故居、墓地、后人,后人为大。 虽然后人不能尽续其先人的功德才智,但对世人来说,有一条血缘的根传下来,总比无 声的遗物更惹人怀旧。人们尊其后,说到底还是尊其人。这是一种纪念,一种传扬,要 不怎么不去找出个秦桧的几世孙呢?清朝乾隆年间有位叫秦大士的名士过岳坟,不由感 叹道:“人从宋后羞名桧,我到坟前愧姓秦。”可见前人与后人还是大有关系,名人之 后更是关系重大。对越是功高德重为民族作出牺牲的逝者,人们就越尊重他们的后代, 好像只有这样才能表达对他们的感激,赎回生者的遗憾。总理并不脱俗,也不寡情。我 在他的绍兴祖居,亲眼见过抗战时期他和邓颖超回乡动员抗日时,恭恭敬敬地续写在家 谱上的名字。他在白区经常做的一件事,就是搜求烈士遗孤,安排抚养。他常说:不这 样我怎么能对得起他们的父母?他在延安时亲自安排将瞿秋白、蔡和森、苏兆征、张太 雷、赵世炎、王若飞等烈士子女送到苏联好生教育、看护,并亲自到苏联去与斯大林谈 判,达成了一个谁也想不到的协议:这批子弟在苏联只求学,不上前线(而苏联国际儿 童院中其他国家的子弟,在战争中上前线共牺牲了21名)。这恐怕是当时世界上两个最 大的人物,达成的一个最小的协议。总理何等苦心,他是要为烈士存孤续后啊。六七十 年代,中日民间友好往来,日本著名女运动员松崎君代,多次受到总理接见。当总理知 道她婚后无子时,便关切地留她在京治病。并说有了孩子可要告诉一声啊。1976年总理 去世,她悲呼道:“周先生,我们已经有了孩子,但还没有来得及告诉您!”确实,子 孙的繁衍是人类最实际的需要,是人最基本的情感。但是天何不公,轮到总理却偏偏无 后,这怎么能不使人遗憾呢?是残酷的地下斗争和战争夺去了邓颖超同志腹中的婴儿, 以后又摧残了她的健康。但是以总理之权、之位、之才和一个倾倒多少女性的风采,何 愁不能再建家室,传宗接代呢?这在解放初党的中高级干部中不乏其人。但总理没有, 他以倾国之权而坚守平民之德。后来有一个厚脸皮的女人写过一本书,称她自己就是总 理的私生女,这当然经不起档案资料的核验。一阵哗然之后,如风吹黄叶落,复又秋阳 红。但人们在愤怒之余心里仍然隐隐存着一丝的惆怅,中国人的传统文化是求全求美 的,如总理这样的伟人该是英雄美人、父英子雄、家运绵长的啊。然而,这一切都没 有。这怎么能不在国人心中凿下一个空洞呢? 总理的三无是官而不显 千百年来,官和权是连在一起的。官就是显赫的地位,就是特殊的享受,就是人上人, 就是福中福,官和民成了一个对立的概念,也有了一种对立的形象,但周恩来作为一国 总理则只求不显。在外交、公务场合他是官,而在生活中,在内心深处,他是一个最低 标准的平民。他是中国有史以来的一位平民宰相,是世界上最平民化的总理。一次他出 国访问,内衣破了送到我驻外使馆去补,去洗。当大使夫人抱着这一团衣服回来时,伤 心的泪水盈眶,她怒指着工作人员道:“原来你们就这样照顾总理啊!这是一个大国总 理的衣服吗?”总理的衬衣多处打过补丁,白领子和袖口是换过几次的,一件毛巾睡衣 本来白底蓝格,但早已磨得像一件纱衣。后来我见过这件睡衣,瞪大眼睛也找不出原来 的纹路。这样寒酸的行头,当然不敢示人,更不敢示外国人。所以总理出国总带一只特 殊的箱子,这专用箱里锁着一个贫民的灵魂。而当总理在国内办公时就不必这样遮挡 “家丑”了,他一坐到桌旁,就套上一副蓝布袖套。许多政府工作报告,国务院文件和 震惊世界的声明,都是在这蓝袖套下写出的啊。只有总理的贴身人员才知道他的生活实 在太不像个总理。总理一入城就在中南海西花厅办公,一直住了25年,这是座老平房, 又湿又暗,多次请示总理都不准维修。终于有一次工作人员趁总理外出时将房子小修了 一下,《周恩来年谱》记载:1960年3月6日,总理回京,发现房已维修,当晚即离去暂 住钓鱼台,要求将房内的旧家具(含旧窗帘)全部换回来,否则就不回去住。工作人员 只得从命。一次,总理在杭州出差,临上飞机时地方上送了一筐南方的时鲜蔬菜,到京 时被他发现,严厉批评了工作人员,并命令折价寄钱去。一次,总理在洛阳视察,见到 一册碑贴,问秘书身上带钱没有,没有钱,总理摇摇头走了。总理从小随伯父求学,伯 父的坟迁,他不能回去,先派弟弟去,临行前又改派侄儿去。为的是尽量不惊动地方。 一国总理啊,他理天下事,管天下财,住一室,食一蔬,用一物,办一事算得什么?多 少年来,在人们的脑子里,做官就是显耀。你看,封建社会的官帽,不是乌纱便是红 顶,官员的出行,或鸣锣开道,或静街回避,不就是要一个“显”字。古人一考上进 士,就要呜锣报喜,一考上状元就要骑马披红走街,一当上官就要回乡到父老面前转一 圈,所谓衣锦还乡,就为的是显一显。刘邦做了皇帝后,曾痛痛快快地回乡显示过一 回,元散曲中专有一篇著名的《高祖还乡》挖苦此事。你看那排扬:“红漆了银叉,银 铮了斧。甜瓜苦瓜黄金镀。明晃晃马镫枪尖上挑。白雪雪鹅毛扇上铺。这几个大人物, 拿着些不曾见的器仗,穿着些大作怪的衣服。”西晋时有个石崇官做到了荆州刺史,也 就是地委书记吧,就敢于同皇帝司马昭的小舅子王恺斗富。他平时生活“丝竹尽当时之 精,疱膳穷水陆之珍”,招待客人,以锦围步樟五十里,以蜡烧柴做饭,王恺自叹不 如。现在这种显弄之举更有新招,比坐位,比上镜头,比好房,比好车,比架子。一次 一位县级小官到我办公室,身披呢子大衣,刚握完手,突然后面窜上一小童,双手托举 一张名片。原来这是他的跟班,连递名片也要秘书代劳,这个架子设计之精,我万没有 想到。刚说几句话又抽出“大哥大”,向千里之外的穷乡僻壤报告他已到京,正在某某 办公室,连我也被他编入了显耀自己的广告词。我不知他在地方上有多大政绩,为百姓 办了多少实事,看这架子心里只有说不出的苦和酸。想总理有权不私,有名不显,权倾 一国两袖清风,这种近似残酷的反差随着岁月的增加倒叫人更加十分地不安和不忍了。 总理的四无是党而不私 列宁讲:人是分为阶级的,阶级是由政党来领导的,政党是由领袖来主持的。大概有人 类就有党,除政党外还有朋党、乡党等小党。毛泽东同志就提到过党外有党,党内有 派。同好者为党,同利者为党,在私有制的基础上,结党为了营私,党成了求权、求 荣、求利的工具。项羽、刘邦为楚汉两党,汉党胜,建刘汉王朝,三国演义就是曹、 孙、刘三党演义。朱元璋结党扯旗,他的对立面除元政权这个执政党外,还有张士诚、 陈友谅各在野党,结果朱党胜而建朱明王朝。只有共产党成立以后才宣布,它是专门为 解放全人类而做牺牲的党,除了人民利益,国家民族利益,党无私利,党员个人无私 求。无数如白求恩、张思德、雷锋、焦裕禄这样的基层党员,都做到了入党无私,在党 无私。但是当身处要位甚至领袖之位,权握一国之财,而要私无一点,利无一分,却是 最难最难的。权用于私,权大一分就私大一丈,失之毫厘差之千里,做无私的战士易, 做无私的官难,做无私的大官更难。像总理这样军政大权在握的人,权力的砝码已经可 以使他左偏则个人为党所用,右偏则党为个人所私,或可为党员,或可为党阀了。王 明、张国焘不都是这样吗?而总理的可贵正在党而不私。 1974年,康生被查出癌症住院治疗。周恩来这时也有绝症在身,还是拖着病体常去 看他。康一辈子与总理不合,总理每次一出病房他就在背后骂。工作人员告诉总理,说 既然这样您何必去看他。但总理笑一笑,还是去。这种以德报怨,顾全大局,委曲求全 的事,在他一生中举不胜举。周总理同胞兄弟三人,他是老大,老二早逝,他与三弟恩 寿情同手足。恩寿解放前经商为我党提供过不少经费,解放后安排工作到内务部,他指 示职务要安排得尽量低些,因为他是我弟弟。后恩寿胃有病,不能正常上班,他又指示 要办退休,不上班就不能领国家工资。曾三部长执行得慢了些,总理又严厉批评说: “你不办,我就要给你处分了。”“文革”中总理尽全力保护救助干部。一次范长江的 夫人沈谱(著名民主人士沈钧儒之女)找到总理的侄女周秉德,希望能向总理转交一封 信,救救长江。周秉德是沈钧儒长孙儿媳,沈谱是她丈夫的亲姑姑。范长江是我党新闻 事业的开拓者,又是沈老的女婿,总理还是他的入党介绍人。以这样深的背景,周秉德 却不敢接这封信,因为总理有一条家规:任何家人不得参与公事。 如果说总理要借在党的力量谋大私,闹独立,闹分裂,篡权的话,他比任何人都有 最多的机会,最好的条件。但是他恰恰以自己坚定的党性和人格的凝聚力,消除了党内 的多次摩擦和四次大的分裂危机。50年来他是党内须臾不可缺少的凝固剂。第一次是红 军长征时,这时周恩来身兼五职,是中央三人团(博古、李德、周恩来)之一、中央政 治局常委、书记处书记、军委副主席、红军总政委。在遵义会议上,只有他才有资格去 和博古、李德争吵,把毛泽东请了回来。王明派对党的干扰基本排除了(彻底排除要到 延安整风以后),红一、四方面军会师后又冒出个张国焘。张兵力远胜中央红军,是个 实力派。有枪就要权,不给权就翻脸,党和红军又面临一次分裂。这时周恩来主动将自 己担任的红军总政委让给了张国焘。红军总算统一,得以顺利北进,扎根陕北。第二次 是大跃进和三年困难时期。1957年底,冒进情绪明显抬头,周恩来、刘少奇、陈云等提 出反冒进。后来周恩来立即站出将责任全部揽在自己身上,几乎逢会就检讨,目的只有 一个,就是保住党的团结,保住一批如陈云、刘少奇等有正确经济思想的干部,留得青 山在,为党渡危机。而他在修订规划时,又小心地坚持原则,实事求是。他藏而不露地 将“十五年赶上英国”,改为“十五年或者更多的一点时间”,加了九个字。将“在今 后十年或者更短的时间内实现全国农业发展纲要”一句删去了“或者更短的时间内”八 个字。不要小看这一加一减八九个字,果然一年以后,经济凋敝,毛泽东说:国难思良 将,家贫思贤妻,搞经济还得靠恩来、陈云,多亏恩来给我留了三年余地。第三次是 “文革”中,林彪骗取了×主席×信任。这时作为二把手的周恩来再次让出了自己的位 置。他这个当年黄埔军校的主任,须向他当年的学生,现在的副统帅请示汇报。果然, “九大”之后只有两年多,林彪自我爆炸,总理连夜坐镇大会堂,弹指一挥,将其余党 一网打尽,为国为党再定乾坤。让也总理,争也总理,一屈一伸又弥合了一次分裂。第 四次,林彪事件之后总理威信已到绝高之境,但“四人帮”的篡权阴谋也到了剑拔弩张 的境地。这时已经不是拯救党的分裂,而是拯救党的危亡了。总理自知身染绝症,一病 难起,于是他在抓紧寻找接班人,寻找可以接替他与“四人帮”抗衡的人物,他找到了 邓小平。1974年12月,他不顾危病在身飞到韶山与毛泽东商量邓小平的任职。小平一出 山,双方就展开拉锯战,这时总理躺在医院里,就像诸葛亮当年卧病军帐之中,仍侧耳 静听着帐外的金戈铁马声。“四人帮”惟一忌惮的就是周恩来还在世。这时主席病重, 全党的安危系周恩来于一身,他生命延缓一分钟,党的统一就能维持一分钟。现在他躺 在床上,像手中没有了弹药的战士,只能以重病之躯扑上去堵枪眼了。癌症折磨得他消 瘦,发烧,常处在如针刺刀割般的疼痛中,后来连大剂量的镇痛、麻醉药都已不起作 用。但是他忍着,他知道多坚持一分钟,党的希望就多一分。因为人民正在觉醒,叶帅 他们正在组织反击。他已到弥留之际,当他清醒过来时,对身边的人员说:“你去给中 央打一个电话,中央让我活几天,我就活几天!”就这样一直撑到1976年1月8日。这时 消息还未正式公布,但群众一看医院内外的动静就猜出大事不好。这天总理的保健医生 外出办事,一个熟人拦住问:“是不是总理出事了,真的吗?”他不敢回答,稍一迟 疑,对方转身就走,边走边哭,终于放声大哭起来。九个月后,百姓心中的这股怨气, 一举掀翻了“四人帮”。总理在死后又一次救了党。 ―― 遥远的东方有一条江 它的名字就叫长江 遥远的东方有一条河 它的名字就叫黄河 虽不曾看见长江美 梦里常神游长江水 虽不曾听见黄河壮 澎湃汹涌在梦里 古老的东方有一条龙 它的名字就叫中国 古老的东方有一群人 他们全都是龙的传人 |
地主 发表时间: 10/02 19:27 |
![]() | 回复: nanhairen [nanhairen] ![]() |
登录 |
![]() ![]() ![]() ![]() ![]() ![]() ![]() ![]() ![]() 9 乃无尽之数 |
B1层 发表时间: 10/03 09:31 |
![]() | 回复: q8406654 [q8406654] ![]() |
登录 |
中国历史上最好的总理 |
B2层 发表时间: 10/03 13:05 |
![]() | 回复: yangmin168 [yangmin168] ![]() |
登录 |
人民的好总理!!! |
B3层 发表时间: 10/03 19:33 |
![]() | 回复: yangmin168 [yangmin168] ![]() |
登录 |
人民的好总理!!! |
B4层 发表时间: 10/03 19:35 |
![]() | 回复: hebin [hebin] ![]() |
登录 |
说的不错!!! |
B5层 发表时间: 10/03 20:29 |
![]() | 回复: abctm [abctm] ![]() |
登录 |
哈哈 |
B6层 发表时间: 10/04 06:40 |
![]() | 回复: gebishamo [gebishamo] ![]() |
登录 |
好啊 |
B7层 发表时间: 10/04 13:08 |
![]() | 回复: wa [wa] ![]() |
登录 |
周总理永远是中国人民的好总理!!! |
B8层 发表时间: 10/12 05:30 |
![]() | 回复: asanli [asanli] ![]() |
登录 |
【蝎子蓝蓝】和【日月双星】在这帖子里也能灌水? 你们不怕引起公愤吗? 毕竟帖子是为了怀念周总理的! |
B9层 发表时间: 10/12 13:05 |
![]() | 回复: tomb [ycl011] ![]() |
登录 |
9494 抵制他俩的灌水行为~!!!!!!!!!!!!!!! |
B10层 发表时间: 10/13 22:27 |
|
20CN网络安全小组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00-2010 20CN Security Group. All Rights Reserved.
论坛程序编写:NetDemon
粤ICP备0508728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