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坛: 茶余饭后 标题: 大家都来看看。 复制本贴地址    
作者: w315h [w315h]    论坛用户   登录
后生可畏―CSAI最年轻的系统分析员

    或许是我天生就喜欢创造,或许我对什么都追求完美,21岁的我已经与软件开发结下了不解之缘。软件开发给了我一种独特的方式,让我将头脑中的理想的世界得以实现。在软件开发这个大世界中,我已经遨游了近10年,而且还会继续并将永远乐在其中。
    第一次接触程序是小学四年级,当时自然老师用LOGO语言在学习机上画出一个个漂亮的图案,我感到无比新鲜和惊奇。后来,我参加母校十五中举办的计算机学习班。在那里,我接触到了BASIC语言,也慢慢接触到了程序设计。在后来的几次竞赛中,我多次取得第一名,也就是从那时起,我喜欢上了软件开发。如果从初二为妈妈的单位做的第一个应用系统起,至今我已经开发过各类应用系统近30个,而且许多系统现在还在应用,用户都反映效果非常好。
    高二时,16岁那年,我以优异的成绩通过了全国计算机等级考试最高级――四级,成为当时全国最小年龄通过这个级别考试的人。毕业后,我考入了北京航空航天大学计算机系。从大一开始,我就继续深入学习各种计算机科学理论和技术,并组建了自己的独立开发团队YY Studio,并完成了诸如《WestMIS》、《北京通.NET》、《虚拟北航》等许多件优秀的作品,并在我校冯如杯等科技竞赛中屡屡获奖,我还撰写了多篇论文。YY Studio中的许多骨干人员也从对计算机不甚了解的新手成长为一个能独挡一面、具有丰富开发经验和很强团队意识的高手。
    为了能够带领YY Studio开发出更多优秀的产品,我在课余时间加紧学习各种先进的技术知识和软件工程理论,并将这些优秀成果快速应用到软件开发中。2001年10月,我成功取得了全国软件资格与水平考试高级程序员(软件工程师)水平证书。2002年10月,我又成功取得了全国软件资格与水平考试最高级――系统分析员级证书,再一次成为全国最小年龄通过这个考试的人。
    在准备系统分析员考试时,我发觉许多优秀的新理论恰恰是解决我苦苦思考不解的问题的好方法。这种恐怕就是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最好体现。下午考试中的论述题和论文题是令许多人感到头痛的,而我却并没有这样的感觉。我选的论文题目是《软件质量保证》,我正是以2002年开发《北京通.NET》软件产品的整个真实过程为例,来论述软件质量保证的重要性、紧迫性和我所使用的质量保证方法。整个论文考试时间2小时,我总共只用了100分钟就完成了一篇3000多字的论文。整个书写过程一气呵成,几乎没有停下来思考过,因为整个过程都是我亲身经历的,印象非常深。
    最近,我加入了中国系统分析员协会(CSAI),成为其中最年轻的专业会员。并且于今年年初被微软亚洲研究院(MSRA)录取,在无线网络组中从事P2P技术的研究和开发工作。在MSRA工作中,通过和我的Mentor(注:微软新员工会被指定一位“师傅”,作为技术和发展指导者)的交流,我深感还有太多东西需要学习。
    21岁的我还很年轻,还有太多东西需要学习。我还将努力提高自己,继续描绘心中理想的软件世界,这将是我一生的梦想。
――摘自《程序员》

地主 发表时间: 04-01-16 05:36

论坛: 茶余饭后

20CN网络安全小组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00-2010 20CN Security Group. All Rights Reserved.
论坛程序编写:NetDemon

粤ICP备0508728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