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作者: lx0204 [lx0204]
![]() |
登录 |
月骗了两千大学生 这是三个超级农民。短短三个多月,不仅骗了2000多大学生,还给他们彻彻底底洗了脑,其中,有清华大学等名牌学校的学生。昨日下午,市公安局首次披露发生在我市的全国最大规模大学生传销案侦破始末。 金手指颁奖大典急招 古天乐新片征召女主角 中国网络通俗歌手大赛 美丽新生代 秦永军,又名秦军,男,初中文化,务农,38岁,河南省项城市孙店镇解堂村人。 辛俊涛,男,务农,25岁,河南省汝州市杨楼乡辛庄村人,在一所成人大学读了一年书,辍学。 赵晓民,女,又名赵晓敏,务农,25岁,河南省汝州市怜汝镇东营村二组人。 秦永军是最大的头目,辛和赵是一对恋人。 据了解,“法国欧丽曼”公司没有经过工商登记,其传销的“欧丽曼”系列化妆品也是“三无”产品。该传销网络实行“五级”制,即家长、主任、经理、总代理、超级总代理。秦与公司上级联系,都是通过银行的账户将钱转移到指定的账户上,但每次账户都不一样。 2003年11月,秦、赵、辛等人转移到渝北区两路镇,发展下线。他们以“介绍工作、参加电脑展和来渝北玩耍”等为借口,将全国各地的2000余名大学生骗来重庆。 为何要选在重庆作案 为何选在重庆作案? 民警介绍,一个根本原因在于城市边缘有很多闲散的旧房子,既易隐秘,租金也便宜。 渝北区两路镇龙昌街88号,一栋普通的居民楼。从今年2月份以来,居民发现该单元6楼突然多出几十个陌生的面孔,一打听,不少是名牌大学的学生。平日里,这些稚气未脱的青年西装革履,精神抖擞,和居民们见面就打招呼,彬彬有礼。好奇的居民打听得知,这群有志青年正聚集于此开创大业,不免心生敬意。 但眼尖的居民发现,这些优秀青年生活相当简单,从来不在外吃饭。甚至有个别穿着西装的眼镜大学生,常到附近菜市场捡拾菜贩都不要的剩菜叶和霉米。平时,这些“创业青年”开会和学习总是铁门紧闭,神秘兮兮。 这样的场景不仅困惑龙昌街的居民,也让巴南、合川等地的居民搞不懂。三个多月来,2000多名大学生分散藏匿在渝北、巴南、合川等地的30多个传销黑窝内。 动用高科技设备侦破 3月15日,国家教育部办公厅接到湖北省教育厅一份紧急反映,称当地武汉大学、华中师大等高校的400余名湖北籍在校大学生身陷重庆传销黑窝。 当天,国务委员、公安部部长周永康在《教育部值班信息》上作出重要批示,要求有关部门迅速组织力量,查明情况,消除这一社会隐患。 此前,我市公安、工商等部门已陆续对该神秘传销网络展开调查。3月10日,市局经侦总队和渝北公安分局经侦支队共同组成“3・10非法传销侦破专案组”。 17日,公安部派出一个以二局张涛副局长为组长的专门工作组来到重庆,指导查处传销和解救大学生工作。 20日下午5时,专案民警在渝北一宾馆内抓获三人。经查,三个月,三人收了60万元,目前只剩下9万多,其余挥霍。 民警透露,不仅案件惊动大,在侦破中还动用了高科技设备。 大学生否认是受害者 目前,秦、赵、辛三人因涉嫌非法经营罪,已依法被公安机关刑事拘留。 但这还不是问题的关键。有关民警介绍,对这三人处理是最轻的,“因为,所有大学生都不承认自己是受害者,甚至不少人认为传销还是很有好处的事。”这样,就不能说秦、赵、辛三人涉嫌诈骗罪。 2000多大学生居然无一人承认自己上当受骗,这大大出乎办案民警的意料。 其实,还有更奇怪的。大学生们每天吃的是霉变的米饭,在菜市场捡来的烂菜叶子,睡通铺,条件十分艰苦。但不少学生却认为这是好事,可以“磨砺”意志品质,“增强信心”,“开发潜能”。 小李是一名大四学生,以前胆小,一说话便会口吃和脸红,如今他可以当着生人大段大段讲述“致富理论”,说话也不再口吃脸红。他认为,交几千元能产生如此惊人的效果,“完全值得,没有上当受骗。” 甚至,有学生说,传销可以让人“积极要求上进”。 办案民警介绍,19日上午,专案组民警接到群众举报称,渝北区龙昌街88号某单元6楼一居民房内有群人在搞传销聚会。警方立即组织人员悄悄赶到现场敲开房门,发现有56名大学生模样的男女青年正在学习传销理念。从登记资料上显示,这56人全都来自湖北省内的28所大学,都是在校大学生,其中绝大多数大四。 当天下午,这56名大学生在民警和湖北工作组人员的护送下,来到重庆火车站乘坐到汉口的火车。然而,就在检票进入站台后,工作人员反复两次清点人数,发现有4名学生又悄然离开了队伍。 到目前为止,经过反复疏导、教育和说服,劝返1000余人。 农民给学生这样洗脑 为何如此执迷不悟?秦、赵、辛三人有多大的力量? 民警说,一方面,这些大学生存在价值观和心理上的问题;另一方面,就是传销不断变换手法,欺骗性更大。他们不再动辄上百人,甚至上千人聚会,宣扬那套“致富理论”,而是划整为零,组建以“家庭”为基本单位的窝点,采取租用居民空置房的办法,并经常变换地方。这正是三个河南人所使用的手法。 他们还实行了严格的内部管理。新人员被骗来后,便有一名传销者24小时陪着。每天早晨5点半,“家庭”中便有人起床做饭,6点半准时将屋里的人叫醒,然后一起外出晨练。半小时的洗漱时间后,便吃早饭。吃完饭后便是由“家长”讲课,课讲完了,身边的那些“业务员”又不停地在耳边讲,反正不会让你的脑子闲着。如此折腾3到7天,一名最开始抵触、反感的人,便会逐渐接受,直到最终积极参与。 传销组织内部还订有许多纪律,比如对刚来的人要“三不讲”:不讲公司、不讲产品、不讲理念;在拉人入伙时要注意“火候”――“四不讲”:环境不对不讲;时间不够不讲;气氛不对不讲;时机不成熟不讲,以确保发展会员的成功率。同时,还要求传销者牢记拉人入会的“五同原则”:同宗、同乡、同事、同学、同好等等。 记者 许泉 通讯员 张劲/文 链接: 传销盯上高校就业信息平台 “月薪1800-3500,招聘行政助理、法律助理、文秘”,沙区某高校A区学生张萧没想到,校园就业信息栏上这条诱人的招聘启事隐藏着传销陷阱。经历了8天噩梦般的生活,小张日前逃回重庆。 昨日,小张给记者讲述这段受骗经历。他称,3月15日,他在校园就业信息栏上看到“信达电子有限公司”的招聘,当天就打电话过去咨询,对方在电话里登记了他的基本情况后让他“等待消息”,次日就打电话来让他赶紧过去。 3月18日,小张到达,被两个女青年带去逛街,逛了几个小时后又被带到一超市,一自称主任的人就地对他进行了面试,随即被带到住处。第二天,小张发现误入传销陷阱后强烈要求离开,但英语四级证书等证件被搜走,大门紧锁,小张只有等待时机。3月26日,小张找机会报警,传销小头目立即派人将他逐出门。小张在被强行送上车时逃脱,打道回府配合公安机关抓了7人。 小张虽然回到学校了,但他仍有些想不通,学校就业信息栏上提供的信息会存在这种问题,学校在接收用人单位信息时,有没有对就业信息进行鉴别、过滤?又是用何种方式进行去伪存真? 昨下午,记者带着这一问题想采访该校就业办负责人,一位男老师告之负责人不在。在记者再三要求下,这位男老师给了负责人的手机,但当记者按该号码拨打时,却是“你拨打电话已停机”。 随即,记者采访了市教委学生处有关人士,这位人士说,肯定要求学校对就业信息的真实、可靠性进行考察。 “考察用人单位信息的真假还是有一定难度。”另一高校从事就业工作多年的文老师说,一般用人单位来要人,学校要看执照、验法人资格。有部分特别的单位,如薪水很高、承诺条件特别好的,他们就格外小心。但如果每个单位都去考察,工作量较大。另外,现在很多东西都可以造假,给学校的辨别带来困难。记者 何英 实习生 牟轲 |
地主 发表时间: 04-03-31 19:29 |
![]() | 回复: kailangq [kailangq] ![]() |
登录 |
妈的,这种人生来就这样了,还不努力向上爬,靠,来干这等事,妈的! |
B1层 发表时间: 04-03-31 20:48 |
![]() | 回复: NightColor [nightcolor] ![]() |
登录 |
大学生一样也是人 没接触社会少 比较单纯 警惕性差 容易上当而已 倒是现在大学生的素质确实低下 |
B2层 发表时间: 04-03-31 21:25 |
![]() | 回复: zjs_wy1234 [zjs_wy1234] ![]() |
登录 |
垃圾 |
B3层 发表时间: 04-04-03 22:31 |
![]() | 回复: sniper167 [sniper167] ![]() |
登录 |
扩招的后果 |
B4层 发表时间: 04-04-03 22:34 |
![]() | 回复: QQQQQQQQ [syj] ![]() |
登录 |
大学生~还不如农民????!!!! |
B5层 发表时间: 04-04-04 14:07 |
|
20CN网络安全小组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00-2010 20CN Security Group. All Rights Reserved.
论坛程序编写:NetDemon
粤ICP备0508728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