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坛: 网站建设 标题: 关于发布《互联网骨干网间互联服务暂行规定》的通知   复制本贴地址    
作者: tour [tour]    论坛用户   登录
信息产业部文件 

  

信部电[2001]735号 

  



关于发布《互联网骨干网间互联 

服务暂行规定》的通知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通信管理局,总参通信部,中国电信集团公司、中国联合通信有限公司、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公司、中国网络通信有限公司、吉通通信有限责任公司、中国通信广播卫星公司、中国国际电子商务中心、中国教育与科研计算机网网络中心、中国科技网网络中心:

现将《互联网骨干网间互联服务暂行规定》发布,请各相关单位遵照执行。 

                          

                                         中华人民共和国信息产业部 

                                          二OO一年九月二十九日 

主题词:邮电  网络  服务  规定  通知                                     

抄送:部电信研究院; 

      部内:政策法规司、综合规划司、科学技术司、经济调节与通信清算司。 

信息产业部办公厅                                   2001年10月10日印发     

  

互联网骨干网间互联服务暂行规定 

  

第一章  适用范围 

  

第一条  本规定适用于互联网骨干网问互联。 

  

第二章  术    语 

  

第二条  本规定的主要术语依照《互联网骨干网间互联管理暂行规定》中的定义。 

第三条        本规定使用的其他术语含义如下: 

(一)互联点,指互联网骨干网网间互联发生的地方,包括互联网交换中心和直接电路互联所在地。 

(二)对等方,指参与互联网对等互通的任何一方互联网络。 

(三)转接互通提供方,指提供互联网转接互通服务的互联网络。 

(四)转接互通客户方,指接受互联网转接互通服务的互联网络。 

  

第三章  对国家级交换中心的要求 

  

第四条  国家级交换中心所采用的技术方案应符合以下要求: 

(一)采用以大网交换的方式构筑交换平台。若需要进行技术更新,由当地通信管理局组织相关人员讨论做出决议,上报信息产业部批准; 

(二)只提供基于IPv4协议的互联,暂不提供IPv6的互联; 

(三)采用边界路由协议BGP- 4作为网间互联的外部路由协议; 

(四)提供两个路由服务器(RS)实现成员网络间的路由信息交换,增强外部路由的一致性,减少路由会话的个数,并提供路由交换的安全可靠性; 

(五)路由服务器(RS)必须采取一定的路由阻尼措施,避免某成员网络的路由动荡影响到其他成员网络; 

(六)为参与互联的各个网络成员提供100Mbps速率以上的以大网接口。 

第五条  国家级交换中心应具备以下网络管理功能: 

(一)统计各成员网络接入链路上的业务流量(包括峰值和平均值); 

(二)监测各成员网络去往自身网络的链路上的业务流量(包r括峰值和平均值); 

(三)统计各成员网络间的业务流量流向数据,为网间结算提供流量依据; 

(四)管理路由信息数据库的功能; 

(五)监测互联点到各成员网络的互联服务指标参数; 

(六)保证交换中心正常运转的其他网管功能。 

  

第四章  对国家级交换中心的成员网络的要求 

  

第六条        国家级交换中心的成员网络应符合以下要求: 

(一)各成员网络在国家级交换中心放置一台或多台路由器, 并以100Mbps速率以上的接口连接交换中心的以太网交换机; 

(二)各成员网络必须拥有各自的公有自治域号(ASN); 

(三)各成员网络必须采用边界路由协议BGP-4作为在国家级交换中心实现网间互联的外部路由协议; 

(四)各成员网络必须与交换中心的两台路由服务器(RS)建立外部路由对等,以保证交换中心内路由的一致性,并减少路由对等会话的个数; 

(五)在国家级交换中心目前采用以太网技术的情况下,通过国家级交换中心实现的双边互通必须以物理方式的后背连接建立,不能建立在交换中心的以太网交换平台上,路由信息交换由双方自行解决; 

(六)各成员网络在国家级交换中心向外广告的网络地址必须保证良好的聚合性,网络地址前缀不得超过24位; 

(七)各成员网络在国家级交换中心向外广告的网络路由信息应保持良好的稳定性,避免对其他成员网络造成冲击。 

第七条  国家级交换中心成员网络的外部路由政策应符合以下要求: 

(一)成员网络应当在其边界路由器上实施一定的路由阻尼措施,尽量避免互联对方网络中的路由动荡影响到自己的网络; 

(二)在多边对等互通中,成员网络必须向路由服务器(RS)广告本网以及本网下一级的转接互通客户方网络所有的网络地址,不能对从路由服务器收到的其他对等方的正常网络路由进行过滤; 

(三)在对等互通中,成员网络不得将对等方未通告前缀的流量强行指向对方,不能向对等方广告从另一对等方(发生在任一互联点)收到的网络路由信息,不能向其对等方广告从自己上一级的转接互通提供方(包括国际转接互通提供方和任一互联点的国内转接互通提供方)得到的网络路由信息; 

(四)成员网络不能把在国家级交换中心从对等方或转接互通提供方得到的网络路由信息,在另一互联点向其对等方或上一级的转接互通提供方广告。 

  

第五章  对双边互通的网络的要求 

  

第八条  双边互通的网络的外部路由政策应符合如下要求: 

(一)在对等互通中,任何一方不能向对方广告从另一对等方或自己的转接互通提供方(发生在另一互联点)收到的网络路由信息;任何一方不能把从对方得到的网络路由信息,在其他互联点向其对等方或转接互通提供方广告; 

(二)在转接互通中,客户方不能向对方广告从其对等方或另一个转接互通提供方(发生在另一互联点)收到的网络路由信息;客户方不能把从对方得到的网络路由信息,在其他互联点向其对等方或转接互通提供方广告。 

第九条  双边互通的其他要求,由互联双方协商确定。 

  

第六章  互联的服务指标参数 

  

第十条  互联网骨干网间的互联服务包括以下两方面: 

(一)路由信息的提供 

参与互联的网络向其他网络提供路由信息服务,保证跨网流量正确交换。 

(二)出入网络的数据的传送 

参与互联的网络为本网用户访问其他网络以及其他网络用户访问本网的业务数据信息提供传送服务。 

第十一条  互联网骨干网间互联中,服务可用率用于衡量参与互联的网络提供互联服务的设备、链路等的正常运行的能力。 

服务可用率不得低于99.9%。 

服务可用率的计算公式为: 

A =(T - D)/T 

其中: 

A是以百分比表示的可用率; 

T表示总服务时间(分钟); 

D表示由于设备、链路故障或其它人为因素造成的互联服务不可用时间(分钟)。 

第十二条  互联网骨干网间互联中,链路带宽利用率指参与互联的网络用于提供互联服务的链路带宽利用率。上述链路包括各种物理链路以及ATM虚电路或帧中继虚电路等逻辑链路。 

在每个监测周期内,链路带宽利用率p不得高于80%。在两个连续的监测周期内,链路带宽利用率p不得连续高于70%。 

22Pi 链路带宽利用率的计算公式如下:p=苛 

其中: 

p为链路带宽利用率; 

Pi为监测周期内第i天,每三十分钟平均的链路带宽利用率(取上下行链路的较大值)所构成曲线的峰值; 

N为监测周期的天数。 

第十三条  在国家级交换中心互联中,广播路由地址前缀长度不得高于24位,广播路由地址前缀平均长度不得高于22.5位。 

双边互联中广播路由地址前缀长度限制由互联双方协商确定。 

第十四条  互联网骨干网间互联中,网络时延服务等级采用的指标是从互联点到达参与互联的网络骨干节点间的往返时延平均值。 

网络时延不得高于85ms。 

网络时延的监测和计算方法是:选择合理的网络骨干抽样节点分布、抽样时间分布和抽样数量,从互联点向该抽样节点发送64字节长度的互联网控制信息协议。(ICMP)回显请求报文,获得网络时延样本,然后取平均值。 

选取的网络骨干抽样节点距互联点直线距离应大于等于1000公里,并体现网络的整体分布情况。具体的抽样节点分布、抽样时间分布和抽样数量由参与互联的网络之间按照上述要求协商决定。 

第十五条  互联网骨干网间互联中,包丢失率指标是从互联点进入互联网络的数据包的丢失率。 

包丢失率不得高于1%。 

包丢失率的监测和计算方法是:选择合理的网络骨干抽样节点分布、抽样时间分布和抽样数量,从互联点向该抽样节点发送64字节长度的互联网控制信息协议。(ICMP)回显请求报文,获得包丢失样本,然后计算包丢失率。 

选取的网络骨干抽样节点距互联点直线距离应大于等于1000公里,并体现网络的整体分布情况。具体的抽样节点分布、抽样时间分布和抽样数量由参与互联的网络之间按照上述要求协商决定。 

  

第七章  互联服务的监测 

  

第十六条  对国家级交换中心互联的服务的监测由交换中心运行机构定期进行,并发布监测报告,监测周期暂定为一个月。双边互通的服务的监测由互联方自行负责。监测报告出具者须保证监测报告的可靠性。 

第十七条  服务监测报告应包含以下内容: 

(一)        本监测周期内服务可用性指标及其各项参数; 

(二)本监测周期内的链路带宽利用率指标以及每日链路每三十分钟平均上下行带宽利用率最大值的变化曲线; 

(三)本监测周期内的具有24位以上广播路由地址前缀的路由信息比例; 

(四)本监测周期内的广播路由地址前缀的平均长度; 

(五)本监测周期内的网络时延及各项参数(包括被抽样的网络骨干节点名称、抽样时间、抽样次数、抽样结果序列图、抽样结果分布图和网络时延结果); 

(六)本监测周期内的网络包丢失率及各项参数(包括被抽样的网络骨干节点名称、抽样时间、抽样次数、抽样结果序列图、抽样结果分布图和包丢失率结果)。 

 


地主 发表时间: 11/02 13:28

论坛: 网站建设

20CN网络安全小组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00-2010 20CN Security Group. All Rights Reserved.
论坛程序编写:NetDemon

粤ICP备05087286号